没有谷歌的华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没有谷歌的华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真正对华为带来严重冲击的,是华为无法继续使用 Android 当中的闭源项目,Google 移动服务 (Google Mobile Service, GMS)。GMS 是一套应用程序和云服务,包含了俗称“谷歌全家桶”的各种 Google 服务,例如 Play Store 商店,Search 搜索、Gmail 邮件、 Maps 地图 、YouTube 视频等众多 APP,同时包括众多系统级的 API 接口、以及 Google Services Framework 服务框架。

也许,内地用户可能认为我从来都不用这些应用,为什么华为没有了它就会感到困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的手机大多不能使用各种 Google 应用,所以对此无感。但在欧美市场来说,Google 应用就如中国的微信,须臾都无法离开它;而且,Google 应用市场的主要入口:Google Play,也在内 GMS 全家桶之内,没有 GMS 的话,部份欧美手机用户可能连安装应用也有困难。

也许大家也会觉得:反正 Android 是开放的,自己下载个 apk 就能安装吧?这也不可行,华为手机没 GMS ,就得不了 Google 认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无法使用 Google 各种服务。大家可以把 GMS 想像是内嵌在手机内,用来接驳 “Google 应用”的货轮的货运码头,Google 公司的货轮,没看到自家的码头?就不会肯靠岸卸货。

尽管华为近年积极通过各种服务,取代 Google 原生的服务。而且不少的 Google 服务,也可以通过浏览器使用,所以影响还是有限。但问题是 GMS 内嵌在 Android 作业系之内,Android 各种系统接口,也默认使用 Google 的各种服务,所以不少欧美的应用开发者,在使用各种基于云端的功能(例如定位功能、语音识别或是支付功能),也会默认使用 Google 的服务。

华为 Mate 30 Pro 在执行优步 (Uber) 时,会因为没有 GMS 而闪退。图片来源:cnet。

当这些应用在缺少了 GMS 核心的华为手机上跑,Google 的“货轮”同样看不到 GMS 这个码头而不愿“卸货“,导致这些应用要不就是无法使用、要不就是闪退。外媒 cnet 为缺少 GMS 核心的华为 Mate 30 Pro 进行测评,虽然高度赞赏 Mate 30 Pro 的拍摄能力,但也因为系统的各种问题拖累(上图),只能说它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智能手机”。

换言之,在海外销售的 Android 手机如果没有 GMS ,开发者在开发应用时,将要面对无法在地图里定位和导航、无法使用语音助手、无法进行应用内购买、甚至是无法显示广告等各种问题。而且,没有 GMS 提供的框架,这些手机甚至无法下载应用、无法通过云端备份、甚至连推送通知和讯息同步等系统基本功能,也无法正常运作--因为即使这些系统功能,也通过 Google 的服务器来处理。

因此,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 GMS 对海外销售的手机如此重要。

HMS:从打补丁到自主之路

对于在中国出售的手机来说,没有 GMS 并不会带来太大的问题,但对于像华为这样在欧洲市场占有不少份额的手机公司来说,这将会构成严重的冲击。虎嗅先前提到,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坦然承认,没有 GMS 后,华为在在接下来的季度,会在海外市场出现份额严重下滑的情况,目前他们能做的,就只能争取减少下滑幅度而已。

华为是否能挽国外市场于既倒?就只能靠着自家的华为移动服务,Huawei Mobile Service, HMS。

华为消费者业务 HMS Core 平台部部长望岳向虎嗅表示,他们早在 4 年前的 2016 年,就发布了 HMS Core 2.0 版本,但当时仅有 3 个最基本的功能,包括帐号、支付和推送服务。后来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后,他们就不得不完整构建海外开发者需要的功能,并分了两步搭起整个 HMS 核心。

图片来源:华为。

他们首先在去年 3 个月,筛选了包括定位、地图、分析、广告等全球开发者最常用的 12 个功能,赶在去年 8 月华为开发者大会 (HDC) 期间上线,这就是 HMS 3.0 版本。然后在今年一月发布的 4.0 本,已经可以在全球的华为生态上运行(上图),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的基础功能都已齐备,当中包括以下四个核心平台:

应用服务(应用商店、帐号、推送、地图、内购等与应用相关的基础系统功能)

智能终端(智能设备相互之间设备的分享和协同,以及设备虚拟化功能)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以及相应更集成的算子和模型层)

安全(全场景安全解决方案、基于 AI 的安全检测能力、HMS 安全服务引擎等)

华为也通各个在地化的合作伙伴,补充了包括了地图在内的核心云端服务。在 HMS 4.0 之下,在海外销售手机的基本功能,已经能正常运作,应用只要支持 HMS 4.0 ,也大部份应用功能也能正常使用。在及后 5 个月里,他们再重新整理了华为已有的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的能力,在这回新增了 8 个开发能力和 3 个工具,就是现在的 HMS Core 5.0。

图片来源:华为。

换言之,我们可以把先前的 HMS 版本,设想作华为在失去 GMS 而紧急打上的补丁,而 HMS Core 5.0,才是他们想实现自主的愿景。而这个愿景就是华为一直强调,从芯片端、终端应用以至云服务一体的“芯(芯片平台)、端(应用平台)、云(服务平台)”战略(上图)。

HMS 5.0:芯、端、云战略

HMS 5.0 与 GMS 有什么不同之处?

由于使用 Android 的手机厂商众多,多年来 Google 在控制 Android 的生态系统也有不少困难。在 2014 年,Google 就被指为了避免 Android 进一步分裂,所以把作业系统的新功能,搭建在云端的 GMS,再通过升级系统接口方式,让实现这些新功能。但在这前题下,Android 手机只能按照 GMS 的套路,而无法随意进行各种定制化,而 Google 也不容易为个别手机,进行特殊优化。

但华为拥有自家的硬件生态系统,不少的手机更用上各种自家芯片,所以能由芯片端开始,针对各种硬件设备量身订制,并向开发者提供相关的开发平台,所以华为本来就有点像苹果的 iOS 平台,能从由芯片端开始,针对性调用和优化各种硬件功能。但现在华为没有了 GMS,他们也能针对各种终端和网络环境,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工作。

总体来说,HMS 5.0 带来的新功能,包括图像 (Graphics)、媒体 (Media) 与系统 (System) 三大类。

图片来源:华为。

首先是图像,这属于“芯”的新功能(上图左标黄的部份),主要聚焦在图形渲染能力。望岳表示,这是华为首次对应用开发者开放图像相关的能力,当中包括 Vulkan 框架 (编按:Android 使用的图像处理接口)、图形计算、虚拟现实交互、CPU 加速、图像处理器 (GPU) 的硬件加速、以及神经元处理器 (NPU) 的人工智能加速等。

望岳强调,这功能背后是华为在显卡、图像引擎、渲染引擎等的技术积累,如果手机厂商不做显卡、不做 NPU,那么在底层的渲染能力和图形引擎的优化,一定不如华为。(编按:华为手机芯片的 GPU 架构仍然是 ARM Mali 公版架构,但有报导指华为已成立 GPU 部门,并在 Nvidia 挖了不少人材,这次 HMS 5.0 推出,正好佐证此事。)

图片来源:华为。

而在媒体方面,则属“端”的功能。华为主要提供 DRM (数码版权管理)服务,以协助内容创作者保护知识产权,藉此吸引更多的内容合作伙伴加入。望岳表示,目前业界未有统一的 DRM 标准,微软有自己的一套、Google 也有自己的一套。华为未来将与国内相关机构,一起推出属于中国的 DRM 标准,并且向全球推广。未来,他希望这标准能得到好莱坞的认可,版权保护均能基于华为的标准。

此外,尽管华为手机的拍摄能力一直被受媒体高度评价,但相关能力一直未有开放给开发者。但现在华为将会提供 Camera kit,把华为手机的相机能力开放出来,让第三方也能利用上华为的拍摄能力。

图片来源:华为。

而系统板块,则属于“云”的新功能,主要聚焦在网络,通过软硬件合的方式,实现高性能通信服务。华为在未来将推出一个综合性网络的工具包,按用户各种场景(例如电话、视频聊天、看视频、玩网络游戏等),自动把网络调到最优。

望岳指出,以前网络通信这块主要是运营商领域,现在华为要把终端设备跟运营商的基站,从端到端联系起来。一个中国的游戏玩家,要跟欧洲游戏玩家打同一个游戏,数据包先要从手上设备,送到中国的基站,再到中国国际的骨干网,再到达欧洲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后,然后到达欧洲的游戏玩家。中间一整个链条,全世界可能只有华为才能摸得清楚,也就只有华为能作出这样的优化。

开发者愿意支持 HMS 吗?

有了这样的一个 HMS,华为就真的自立自主,能继续在欧洲继续先前的增长势头吗?

HMS 是否能成功,主要看两大重要社群是否支持。首先是全球开发者社群,是否愿意针对华为手机开发,让应用同时支持 HMS Core?其次是海外的用户和消费者社群,是否认为 HMS 足以取代原来黏度甚高的 Google GMS 服务,因而购买华为的手机?

图片来源:华为。

在开发者方面,望岳交出一些颇为乐观的数字(上图):过去一年来,应用开发者数量、以及接入 HMS Core 4.0 的应用数量,均有长足的增长。以开发者数量为例,目前 HMS 的注册开发者为 160 万,虽然连 iOS 的 2,000 万开发者的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考虑 iOS 开发者生态已积累 10 年,现在 HMS 能在一年之内就能做到 10% 的规模,其实还算可以。

但有记者问及这些开发者与相关收益的地区分布时,望岳表示“不太方便透露”,我们无法知道这些开发者及其应用,究竟是来自不太受 GMS 影响的中国、还是来自受 GMS 影响更深的欧洲开发者。但考虑到目前地图服务工具(Map Kit)仅面向海外,中国尚未有相关的计划,但 HMS 的 Map Kit 增长仍然接近 17 倍,可见这些增长快速的应用,最少仍然是面向海外的。

而且望岳也透露,目前像 Booking.com 以及 Viber 等头务应用,已经陆续支持 HMS,可见全球应用开发者,也愿意支持 HMS。搜狐早前就采访了全球化信息分发服务商、赤子城科技的 COO 李平,他表示目前很多开发者,对于 HMS 还是相对积极,原因有三:

对 Android 开发者来说,接入 HMS 的开发成本不高;

目前处于 HMS 的红利期,由于开发者正逐渐入驻,竞争相对于 Android 和 iOS 要少;

HMS 的分成比例远低于 Google 和苹果的 30%,目前华为还推出了 10 亿美金补贴的耀星计划,更能吸引开发者加入;

单纯从开发者这边看来,HMS 在全球的发展,无疑是在上坡中,但在用户端上就很不好说。尽管望岳认为只要体验足够好,用户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他对于 HMS 能为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甚有信心,过去一年的全球销售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用户对 HMS 的认可。

不过,华为的全球销售数据虽然很好,但在西欧这个中国以外最大的市场,并不如此。

图片来源:Canalys。

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华为手机在西欧的份额就。在稍后时间的第二季度,尽管 HMS 已得到更多开发者的支持,也只能像余承东,份跌幅收窄至 17%。可是,这并不足以让华为感到乐观,因为他们在欧洲的份额,居然被后来新入场、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米赶过了头(上图)。

如果华为无法阻止自己在西欧市场的份额继续下跌,海外开发者可能就难以获利,因而不太愿意继续支持 HMS。这样就会导致 HMS 的生态系统劣化,进一步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构成恶性循环。因此,华为如果仍想出海争霸,必须重新吸引海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绝不可以单凭国内手机市场,支撑业绩。

对手不是 Google,而是马太

但没有 GMS 的华为,要重振欧洲市场并不容易,因为 HMS 能否取代 GMS,关键不在于“用户体验”,而是“用户习惯”。众所周知,互联网平台有所谓的“”:相关的市场很多时属市场。

Google 应用服务里的 YouTube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全球各大受欢迎的 YouTuber 视频博主,愿意在 YouTube 发布视频,并不因为它的使用体验优良,更多是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社交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曝光机会,增加知名度,赚取更多的金钱。由于有大量优质的视频博主,为了赚钱而支持 YouTube,也进一步促使 YouTube 的观众增长,形成正向循环,产生马太效应。

Google Docs 是一个类似石墨的在线文书编辑平台,由于 Google Docs在全球范围内相当流行,不少公司也会通过这个平台,协作编辑各种文档。但如果公司把 Google Docs 链接,发送到用户的华为手机上,用户将无法以手机应用打开,只能在手机浏览器上笨拙地编辑,那就十分尴尬了。如果更多公司使用 Google Docs,也会捆绑更多员工和合作伙伴一起使用 Google Docs,进一步带来马太效应。

不过,YouTube 开始被后起之秀 Tiktok 所追上,而 Google Docs 目前的市占率也不算十分高,所以即使华为手机没有这两个应用,也许不会为华为带来太大困难。华为面对的真正威胁,是 Google 掌握了海外互联网的两大入口:Chrome 浏览器、以及 Google Search 搜索引擎。

图片来源:statcounter。

Chrome 目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 PC 浏览器,也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手机浏览器(上图)。它的最大优势除了是快,更重要的是能实时同步 PC 端 Chrome 浏览器上的各种书签和分页。但没有了 GMS,华为手机就用不了 Chrome,而华为浏览器目前也无法与 Chrome 同步。

此外,在用户的 PC Chrome 浏览器里,已经内嵌好各种 Google 服务,一点就能打开使用,十分方便。但当用户然后想转移动到手机使用,但偏偏你的手机却因为没有 GMS,一个都不能使用。

尽管华为高举 1+8+N 的无缝多设备,但现在连打通 PC 和手机端的信息也不容易,这样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另一个关键是 Google Search。多年来微软为了挑战 Google,在 Bing 搜索引擎花了不少资源推广,但仍然难以撼动 Google Search 的垄断地位。华为也特意挑选了来自法国的 Qwant,作为 Google 的替代品,但 Qwant 在法国的自家市场的市占率,也被 Google 甩到不知哪里去(下图)。可见在海外市场,Google Search 真的不可能取代。

图片来源:statcounter。

不过,华手机即使没有 GMS,也能通过浏览器轻松访问 Google Search,因此,本本华为也不一定需要取代 Google Search。但 Google Search 对华为手机的最大破坏力,是它占据了网络的“入口”。

如果你通过 Google Search 搜索手机 App , Google 将首先提供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的链接,但华为没有 GMS,根本就无法通过 Google Play 安装相关应用。同样地,如果你用 Google Search 搜索各种网络服务,Google 也会先向你推荐 Google Maps、YouTube 等 Google 自家服务的链接。这样会使海外用户更难摆脱 Google 生态,也使 HMS 难以取代 Google 各种服务的地位。

是困难,也是机遇

HMS 能否帮助华为取回欧洲的份额,甚至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目前仍然成疑,但华为也不得不继续走着 HMS 的路。事实上,华为发言人先前曾向虎嗅表示,GMS 和 HMS是共存关系,一个手机既可以有HMS,也可以有GMS。那代表了即使华为在未来能再次能使用 GMS,他们仍然会继续推广 HMS 的工作。

要知道在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之后,让不少企业清楚知道技术自主的重要性;即使无法完全自立,但也必须有一个备胎,作为应急。虎嗅先前提到,OPPO、vivo 和小米也成立了 GDSA 同盟,虽然不代表他们立即就要走上“自立之路”,但多做准备还是很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在 GMS 背后包含了巨大的利益:光是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在 2019 年就为 Google 带来了 77 亿美元的收入,那整个 GMS 业务究竟会为 Google 带来多少收益?华为没有了 GMS 无疑很痛,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华为如果能欧洲市场上全面使用 HMS,这部份收益将转化为华为的收入,就能一定程度弥补因为制裁导致的损失,也未尝不是“危中有机”。

早前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表示,华为的互联网服务在 50 亿美金左右,Google的互联网的服务收入1,400多亿美金,所以这块的空间非常大,而利润率也非常高。他更表示:“挣全球的钱我们需要平台,华为也要来打造这个平台。”

因此 HMS 的路是否好走,华为看来也必须继续打造这个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2025年4K蓝光十大网站排行榜
梦间集体力多久恢复 体力恢复领取时间介绍
端午节的成语有关粽子的主题 (带”粽“字)比如 粽香情浓、粽香端午······。是要做盒子上的主题
笔记本电脑怎么用手绘板画画?
馄饨的简易包法
365be体育app

馄饨的简易包法

📅 06-30 👁️ 2090
十月份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十个理想目的地推荐
林志颖代言攻沙多少钱
btbt365me

林志颖代言攻沙多少钱

📅 07-09 👁️ 9934
畅研和材子考研哪个好,赤峰考研培训机构哪家好一点
签到领礼品的app有哪些?签到赢好礼,揭秘最受欢迎的领礼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