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化要闻 社会文化 艺术天地 文物保护 文化产业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文化市场 文化队伍 文化资源
   
  关于实施“十个一”工程切实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满意度的意见  
   
   
 
 
     
 

为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决定在全市深入实施“十个一”文化满意度工程。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突出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规范化、常态化,切实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全力提升全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二、任务目标

“十个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全市层面上,高质量实施好“一村一年一场戏”和“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化惠民工程;镇街层面上,每个镇街建成一个达标综合文化中心、培育一家骨干庄户剧团、组建一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每月组织一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村居层面上,每个村居建成一个文化大院、配备一名文化管理员、设置一处文体小广场、组建一支广场舞蹈队。通过实施“十个一”工程,广泛引导各镇街、村居把文化队伍配齐建强,把文化阵地管好用活,让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切实做到更符合基层实际,更受群众欢迎。

三、实施办法

1、“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工程。“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工程,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吸引和激励各级各类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开展内容精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建立农村地区文化演出活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戏难”问题,而统一部署的公益性活动。我市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政府购买、市场运作、剧团演出、农民受惠”的总体思路,每年完成送戏下乡1039场,确保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要选准派好演出主体,充分发挥市柳琴剧团主导作用,精心选拔出队伍规模大、演出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的优秀庄户剧团纳入全市“送戏下乡”演出队伍。要加强考核管理,统筹安排好各参演剧团的演出范围、演出场次和演出时间,及时公布演出信息,做好观众组织工作,最大限度扩大演出受众面。各参演剧团要切实提高演出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剧目,确保演出内容丰富、群众欢迎。各镇街、村居要为演出剧团提供好场地、用电、安全、观众组织、秩序维护和演员生活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力促送戏下乡演出规范运行、深入开展。

2、“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公益放映工程。“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工程,是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市要继续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开发、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壮大放映队伍,改善放映条件,提高放映质量,扩大放映规模,确保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要进一步完善以市电影公司为龙头、以镇街电影队为主体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全面加强放映队伍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市电影公司要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优化服务,真正发挥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主渠道作用。各镇街、村居要配合好电影放映队,科学做好放映时间和场次安排,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和观众组织,切实保证放映频率和观众人次。要紧密结合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和村居文化大院建设,加强电影由室外转入室内放映工作,逐步发展农村固定放映场点。要以群众欢迎和满意为宗旨,注重片目选择,既把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科教片作为放映主体,又积极探索“商业影片公益化放映”的路子,引进更多大片、新片,不断增强电影放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让农村群众不仅“看到电影”,还要“看好电影”。

3、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建设。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承担着辅导培训、图书阅览、文艺演出、非遗保护、科普宣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等诸多职能,是镇街对群众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各镇街要参照国家和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和相关必备条件与评估标准,以及我市制定的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娱乐室、文艺排练室、辅导培训室、书画交流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文体广场等“七室两厅一场”的基本标准,灵活增设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不断实施完善提升工程,确保2015年底镇街全部建有达标综合文化中心,其设施环境、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活动开展、综合管理、经费保障等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要按照部门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突出为民服务,注重功能融合,加快整合镇街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卫生计生、便民服务、农技推广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镇街综合文化中心的服务功能。对已建成的镇街综合文化中心,要增强管理服务力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创新运行体制机制,详细公布服务内容、活动项目、开放时间,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并加强对管理服务情况的绩效考核,确保对外开放规范化、常态化,切实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好惠民、利民效果。

4、镇街骨干庄户剧团培育。庄户剧团在巩固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繁荣活跃民间演艺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镇街要充分发挥好推动庄户剧团发展的组织、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庄户剧团的整体规模、演出质量和社会影响。为树立典型,打造龙头,每个镇街都要在广泛引导、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重点培育一家技艺精湛、优势突出、运作良好、影响广泛的骨干庄户剧团,努力使其承担起本镇街的送戏下乡演出任务。要利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表彰奖励等多种形式,对骨干庄户剧团在演出器材配备、服装道具更新、排练场所提供、文艺演出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注重吸收他们参与本镇街重要文化工程和文化活动,搭建多种演出平台,增加交流锻炼机会,为他们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要建立辅导培训机制,经常性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业务指导,积极引导骨干庄户剧团在演好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演出内容和形式创新,大胆编演充满乡土气息和时代特色的新戏、新剧,努力打造反映时代精神、倡导良好风尚、地方特色鲜明的精品剧目,不断提升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要鼓励支持骨干庄户剧团入驻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充分利用文艺排练室、文化广场等阵地,为其排练、演出提供好场所支持和配套服务,加快庄户剧团与基层文化阵地互动发展,努力推动他们活跃于镇村基层。

5、镇街文化志愿者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是广大群众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各镇街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完善文化志愿者招募办法,建立文化志愿者登记制度,组建各自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在广泛招募登记、备案管理的基础上,各镇街原则上要组建一支不少于50人的骨干志愿者服务队,切实把具有较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热心参与群众文化和志愿服务事业,具有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乐器、文学、主持等一定文化艺术特长的各类文化人才,或善于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各级文化工作者,以及对当地历史文化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要在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普遍设立文化志愿者活动室,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日常开放管理、讲解讲座、辅导培训等志愿服务工作,在重要节日节点深入社区、农村、学校、敬老院等基层单位,组织开展民俗展览、文艺演出、主题教育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加大对老年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力度,适时灵活开展“善文工程——文化志愿者乡村行”、“文化志愿者服务月”等主题活动,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6、镇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经常性开展受众面广、参与性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大的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是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途径。各镇街要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端午节、建党节、建军节、中秋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及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助残日等重大节庆、节日,充分利用镇街综合文化中心、村居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及旅游景区、中小学校、厂矿企业、敬老院等文化阵地和平台,坚持不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主题晚会、文艺汇演、才艺大赛、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原则上,每个镇街每月至少要组织一场受益群众2000人以上的大型文化活动,灵活搭建活动载体,全面覆盖各类人群,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文化活动、人人享有文化成果的良好文化氛围。要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和各镇街实际,科学制定全年文化活动计划,将活动任务分解到镇街组织、宣传、文化、教委、团委、妇联、工会、民政、科委、科协、残联、老龄等不同部门分别承办,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形成齐抓共办格局。要创新活动组织方式,积极探索“文化活动社会办”的新路子,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冠名、赞助、承办、协办等形式,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要注重培植镇街特色文化,加强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积极开发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戏曲、民歌、秧歌、剪纸、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努力打造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项目。

7、村居文化大院建设。村居文化大院是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阵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最贴近、最直接、最便捷。各镇街、村居要把文化大院建设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性工程,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全面铺开,确保行政村居全部建有文化大院,更多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益为主、内容丰富、品位健康、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按照《山东省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与服务标准》及各村居实际,将村居文化大院建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环境整洁、便于群众参与活动的区域,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灵活设置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娱乐室、书画交流室、多功能室等基本功能空间,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要把文化大院建设与村居组织办公场所、闲置民房或厂房、老年公寓、村居小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灵活结合,整合利用各级各部门面向基层的各项惠民扶持政策,努力形成集文化、教育、体育、基层党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

8、村居文化管理员配备。配备固定的文化管理人员,坚持开展好日常开放服务,是解决村居文化大院“建而不用、用而不活”问题的根本性举措。要在加强文化大院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村居文化工作力量。每个村居都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文化工作,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村居的文化服务工作。要根据各自实际,积极选聘村居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或者其他有一定专长的人员为文化管理员,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标准,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服务能力,切实提供好村居文化大院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和服务,做到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要积极引导村居文化管理员,根据当地群众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经常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当地优秀民间艺术,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活动品牌,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活动格局。各镇街、村居要加强对文化管理员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对奉献意识强、工作热情高、服务效果好的,要大力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服务不到位、群众反映差的,要及时调整更换。要在坚持公益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村居补贴、社会赞助、经营创收等方式,切实保障村居文化管理员的相应待遇,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9、村居文体小广场建设。村居文体广场具有开放性强、容纳力大、覆盖面广、利用率高等特点,是当前基层群众普遍欢迎和迫切需求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场所。各镇街、村居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需求,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度,充分认识村居文体广场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掀起建设热潮,尽快实现全覆盖目标,努力形成遍布城乡、各具特色的文体广场设置格局。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紧密结合村庄规划、美丽乡村和村居文化大院建设,科学合理选址,灵活掌握标准,吸引多方投资,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符合村居实际的文体广场建设模式。具备条件的村居要坚持规范化建设,力争达到“六化四有”标准,即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化,有电源、有音响、有灯光、有管理,还可增配宣传栏、投影仪、乐器、服装、道具、舞台等文体设施,为群众活动提供最大便利。条件较差的村居要坚持因陋就简建设,配备简易设施器材,满足群众基本活动需求。要利用村居文体广场,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其文化载体功能,努力使“小广场”成为村居文化的“大舞台”。

10、村居广场舞蹈队组建。广场舞是基层群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简单易学、便于参与的集体性文体活动形式,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各镇街、村居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承担起广场舞发展的推动、引导责任,积极组建和扩大广场舞队伍,努力把更多的群众吸引进来、组织起来。要调动各级专业人员,坚持不懈开展广场舞培训,重点培养镇村妇女干部和文艺骨干为广场舞带头人,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组织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为每个村居组建起一支规模较大的广场舞蹈队。要注重吸收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员,提高广场舞的参与度和普及率。要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广场舞展演、比赛活动,提供好展示交流平台,调动好群众参与热情,发挥好陶冶教育作用,逐步形成全面推广、充满活力的广场舞活动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四、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十个一”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任务”,是提升全市群众对文化生活满意度的“主抓手”,也是对镇街、村居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考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实施“十个一”工程,作为繁荣发展基层文化、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构建幸福滕州的重要载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发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卓有成效,努力打造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和亮点工程。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十个一”工程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加大投入,提供支持。2015年,我市财政将列支193.9万元,用于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列支160万元,用于实施“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工程;列支220万元,用于奖补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和村居文化大院建设;还将列支专项资金,为260个广场舞蹈队配备便携式移动音响,扶持全市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和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各镇街、村居也要不断加大文化工作投入,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利用到位,为“十个一”工程实施提供好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

3、加强督导调度,强化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把“十个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摆到日常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规划,扎实推进。要对照具体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十个一”工程逐镇、逐村、逐条完成。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将对全市“十个一”工程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并作为年终文化建设评先树优和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各镇街都要明确专人,于每月28日前,将本镇街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分别报送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新局。

 

附:《“十个一”工程完成情况月报表》

2015212

 

 

“十个一”工程完成情况月报表

填报单位:       镇(街道)                           填报日期:2015   

序号

任务目标

本月完成情况

累计完成情况

1

“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

(填报本月完成送戏下乡  场,占本镇街全年任务的  %

(填报累计完成送戏下乡  场,占本镇街全年任务的  %

2

“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工程

(填报本月完成电影放映  场,占本镇街村居总数的  %

(填报累计完成电影放映  场,占本镇街全年任务的  %

3

镇街综合文化中心建设

(正在建设的镇街填报工程本月进度;已建成的镇街填报开放运行情况,接待群众  人次等)

(正在建设的镇街填报工程形象进度;已建成的镇街填报开放运行情况,累计接待群众  人次)

4

镇街骨干庄户剧团培育

(已培育的镇街填报骨干庄户剧团发展运行新情况;正培育的镇街填报培育措施、进展情况等)

(填报骨干庄户剧团发展规模,包括团员人数、设备总额、开展公益演出场次、受益群众人次等)

5

镇街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组建

(已组建的镇街填报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开展情况;正组建的镇街填报组建措施、进展情况等)

(填报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场次,参与志愿服务人员累计达到 人次等)

6

镇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

(填报本月开展的活动名称、承办单位、投入金额、举办地点、节目数量、参演及观众人次等)

(填报本镇街累计开展文化活动  场次,受益群众累计达  人次等)

7

村居文化大院建设

(填报本月新建或改造提升村居文化大院  个,新增文化场所面积  ㎡,新配文体器材  件等)

(填报本镇街村居文化大院累计建成  个,占本镇街村居总数的  %,累计投入资金  万元等)

8

村居文化管理员配备

(填报本月新配备文化管理员的村居  个,新增村居文化管理员  名等)

(填报本镇街配备文化管理员的村居达到  个,占村居总数的  %,村居文化管理员达到  名)

9

村居文体小广场建设

(填报本月新建文体小广场  处,新增面积 ㎡,新上文体器材  件,新增投入  万元等)

(填报本镇街建有文体小广场的村居达到  个,占村居总数的  %

10

村居广场舞蹈队组建

(填报本月新组建广场舞蹈队  个,新发展舞蹈队员  名,新增建有广场舞蹈队的村居  个)

(填报本镇街组建广场舞蹈队的村居达到  个,占村居总数的  %,累计举办广场舞培训班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