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化要闻 社会文化 艺术天地 文物保护 文化产业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文化市场 文化队伍 文化资源
   
  北辛文明展曙光  
   
   
 
 
     
 

在滕州城东南2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北辛的村庄。村庄的北面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村民俗称寨墙里。这里东、北两端临水,隔河与南龙山相望,是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历史上,龙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树木,薛河里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河两岸是平坦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长期定居的好地方。远在七千多年以前,滕州的先民们就独具慧眼,选择这片依山傍水的肥田沃野,作为安家立业的乐土。他们利用石斧、石铲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年复一年,时代相续,繁衍生息,用血汗滋润了这片土地,用劳动改变了自然面貌,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但是,经过数千年的变迁,这些先民生产和生活的遗迹,已经埋入了地下。1978年秋至197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进行了两次科学发掘,把埋藏在这块地下的遗迹和遗物一层一层地清理出来。这样,就好像打开了一部埋藏了数千年的史书,使我们能够了解七千年前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北辛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发掘的面积虽不算大,但从2个窑穴、2座瓮棺葬以及60多个坑中,发现了丰富的遗物。搜集到的标本经放射同位素炭14测定,距今7345(±200)年至6300年,比大汶口文化还早近千年,是山东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化。因其在北辛村北面,其实物资料又明显地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面貌,而被考古学界命名为“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时期的先民就是古代东夷人,他们怎样进行生产?从出土的大量石器可以知道,石器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打制,一是磨制。出土的打制石器数量较少,有敲砸器、盘状器和斧、铲、刀等,制作虽较简单,但器形相当规整,已经定形。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进了一步,便于使用,出土的数量较多,主要有铲、刀、镰、磨盘、磨棒、磨饼、凿、匕首等。其中铲的残片最多,在数千件以上,有长方形、长梯形、舌形等几种,器形较大,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石磨盘表面光滑,呈三角形的较多,矮足的磨盘极为罕见。骨、角、牙器有镞、鱼镖、鹿角锄、凿、匕首、棱形器、针、椎、笄等,绝大部门是经过琢和磨两道制作程序。骨制的工具,一般都刮、磨得非常精细。其中骨针一端有孔,在形式上已经和现在的针相似。制作这些工具,可就地取材。从当时的生产水平推断,还可以使用木制工具,不过由于不能长久保存,所以我们今天看不到了。

千百件农业生产工具表明,北辛遗址的先民,已开始了定居的原始农业生活。从这些生产工具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们为了进行农业生产,先用石斧砍倒树木,放火烧掉,开出空地;再用石铲、鹿角锄等平地、松土、除草,然后下种。等到收获的季节一到,就用石刀、蚌镰等收割庄稼。收获的谷物,用石磨进行加工。关于谷物的品种,我们从出土的粟类颗粒知道,粮食作物中已经有粟(小米)。从种到收以至加工,这一完整的农业生产流程说明,当时的原始农业已经初具规模。

原始农业虽较为发达,但狩猎、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仍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靠近古薛河,所以捕鱼比较方便。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鱼网,有的用鱼叉,有的用鱼钩。从出土的大批鱼骨、贝壳中可以看出,青鱼、鳖、龟、丽蚌、中国园田螺等是捕捞的主要对象。龙山丘陵的森林地带,是狩猎的良好场所。主要的工具是弓箭,箭头用石头或骨料制成,十分锐利,能射击跑得较快的动物。此外,还有陷阱、火焚等方法捕猎。从遗址中发现的大批兽骨的骨骼上可以看出,狩猎的对象有牛、獐、梅花鹿、四不象、貉、獾、野鸡等走兽飞禽。捉到的这些动物有时候吃不完,暂时留下来,先民们慢慢学会了驯养。遗址中发现的家猪骨头和家狗的粪便,说明家畜饲养业已经开始,饲养家畜,能为人们提供肉、毛皮、油脂等较为固定的生活资料。狗既可以看家,又是猎人的有力助手。

由于农业和其他生产生活的需要,北辛文化石器的手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当时的原始手工业包括制石、制陶、制骨、纺织和编制等项目,都同当时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遗物中,磨制精细的骨针和陶纺轮具有代表性,说明以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为原料的纺织、缝纫已经出现。此外,骨笄和励石以及压印在陶器底部纹理清晰的席纹,反映了制骨、编制生产生活的情形,这些都标志着手工业已经萌芽开始。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北辛文化时期的文化艺术也有了明显地进步。遗址中发现的遗物,最能反映这一文化特点的是陶器。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有夹沙陶和泥制陶两种。陶器上绘的花纹纹饰有窄堆纹、篦纹、划纹、压划纹等。窄堆纹是以数条为一组,组成各种各样的纹饰,颇有特色;篦纹、压划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器形有鼎、釜、罐、碗、盆、壶、支座等等。施有单彩的“红顶碗”,为后来东方原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追溯到了渊源。在北辛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了两个形状相近的刻画“符号”,很值得注意。陶器上的刻划符号被文字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这里发现的刻划符号,显然都含有一定的意义,可惜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北辛遗址中发现了两座瓮棺葬,从中可以了解当时墓葬习俗的一些情况。一座墓坑中有婴儿骨架,上面复置一件残陶鼎,鼎两侧放一件骨镞。从这个墓葬的随葬品可以推论,当时先民们已有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人死以后,还会同生前一样生活。所以在埋葬死者的时候,就要随葬一些生前生产或生活所用的东西。另一座墓葬是东西向,葬具为两个器口相对的深腹圆底罐,内有头东脚西的婴儿骨架一具。将夭折的婴儿置于陶制的葬具内,埋在居住处的附近,表示对死者的挽惜和爱抚。这种古老的习俗至今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依然可见。

北辛遗址的堆积层厚达1.5米以上,反映了当时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个遗址的发掘,使我们认识到七千多年前的先民,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过着没有压迫和剥削、共同劳动和生活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以这个遗址命名的北辛文化,属于新时期时代早期偏晚至中期阶段的文化,大约延续了一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汶河、泗水流域。北辛文化的提出,其意义非常深远,在探索古代东方文化的起源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它表明,远在七千多年以前,滕州周围的地区同中原一样,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