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化要闻 社会文化 艺术天地 文物保护 文化产业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文化市场 文化队伍 文化资源
   
  最早的古城方国——西康留遗址  
   
   
 
 
     
 

西康留遗址位于官桥镇驻地东约1公里,其遗址所处为滕州市东南部丘陵与西部平原地区的交接地带。其南邻薛河故道,西邻小魏河,而两河又在遗址西南交汇。由两河冲积而成的土地平整肥沃,非常适宜古代农耕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西康留遗址北与西公桥大汶口文化遗址接壤,羊(庄)—官(桥)公路在遗址中部东西向穿过。

西康留遗址为平原地区常见的河旁高地遗址。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会同滕县文化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当时由于该遗址保存情况较好,故划定的遗址范围较小,不足10000平方米。1992年春季为配合滕州市南部调水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该遗址实际分布面积为550×500平方米;同时在遗址的西部、小魏河东岸河崖上的大汶口文化地层中发现有夯土块等重要现象,当即引起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又在遗址中、北部开挖探方4个,发掘面积100平方米。

1992年的发掘发现西康留遗址的地层堆积共分6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近代搅乱层,出土有少量近代瓷片以及绳纹灰陶片、板瓦、鼎足等遗物。第三层为汉代文化层,其内含有少量草木灰、红烧土块、细砂等,出土较多的板瓦、筒瓦、罐口等遗物。第四层为大汶口晚期文化层,出土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褐及黑灰陶为次;纹饰以素面为主,蓝纹为次。此外尚有少量绳纹、刻画纹等。器形有鼎、gūi)、器盖等。第五层为大汶口晚期文化层,出土遗物基本同第四层。第六层亦为大汶口晚期文化层,黄褐土,结构紧密,内含少量草木灰、红烧土块等。出土遗物基本同上。第六层以下为生土。西康留遗址的总文化层厚度约在3米。

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夯土遗迹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灰坑均开口于第五层下,多为圆形坑,亦有椭圆形坑。第11号坑底置放未成年人骨骼一具,仰身直肢,股骨中段以下被夯土遗迹破坏,未发现葬具及随葬品,似为非正常原因死亡而被弃置者。墓葬发现17座,其中11座为3层下开口的汉代石椁墓,6座为5层下开口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未成年人的瓮棺葬。即以1件绳纹深腹罐或2件深腹罐、1件深腹盆打碎后铺盖在尸身上下以为葬具。除发现15号墓颈部饰有一串骨珠外,其它均未发现随葬品以及木质葬具。这应该是鲁中南地区大汶口文化的特征之一。另外,在水渠修建过程中,民工在遗址西部破坏了一批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也及时对其进行了调查和采集。仅一座墓葬采集复原陶器就达100余件,其中瓶复原47件,各种器盖复原59件,不能复原者尚有20余件。而且陶器上多饰彩绘,发现的有红、白、绿3种颜色。这应是一座有着较高规格的大墓。大汶口文化的夯土遗迹发现在第五层下,保存厚度为1~2.5米。夯土质量有好有坏,有的夯层紧密,夯砸结实,非常明显;有的夯土疏松,分辨困难。夯层厚薄不均。

1994年对西康留遗址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勘探。就是这一次钻探,终于揭开了1992年发现的夯土遗迹的真面目。在遗址的中南部发现了可能为夯土城墙的遗迹一处。夯土墙外有壕沟,沟内有淤土、小螺丝壳等特征性遗物。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南北约195米,东西约185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址年代较早,为大汶口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199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京福高速公路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西康留遗址东南角和中东部分别发掘出夯土建筑台基等重要遗迹多处。同时在遗址西部发现了北辛文化的地层和遗迹,丰富了西康留遗址的文化内涵。

以上叙述充分证明,西康留遗址是海岱文化区极其重要的一处北辛—大汶口文化遗址。由于它位于土生土长的夏商古国——妊薛国的历史演进区域之内,其一脉相承的古文化序列,特别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正确理解和解读苏秉琦先生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学术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西康留遗址,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官桥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