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是薛国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好客养士”、“好善乐施”,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起初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很大度、值得为之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先前,冯谖因穷困潦倒,无以维持生计,便托人请求孟尝君,表示愿意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史记·孟尝君列传》,下同)。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供给他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客吃饭有鱼,外出乘车;中客吃饭有鱼,外出无车;下客饭菜粗劣,外出自便。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要求改善待遇,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又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说:“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的说:“孟尝君客我。”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此时,左右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想到冯谖有个老母亲。于是“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这使冯谖深受感动,决心不再向孟尝君索取,一心一意地等待为孟尝君效力的机会。
当时,孟尝君是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封邑的收入不够供应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于是孟尝君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有人推荐冯谖,孟尝君把他请来,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冯谖爽快的答应了。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债必收,以何市而返?”孟尝君答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冯谖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讨还息钱。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起。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肉,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从旁观察债户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如前次一样验对,凡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息钱的,冯谖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因烧其券”(《战国策·齐策》)。冯谖说:“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于是,“坐着皆起,再拜”(《史记·孟尝君列传》),“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这样,冯谖就在薛地百姓中埋下了感恩于孟尝君的种子,换得民心,功德无量。
冯谖办完事后,立即赶了回去。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火,派人召他回话。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gǔ坐商)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意,把债券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听后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说:“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湣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湣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作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他。此时孟尝君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的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出于孟尝君政治地位还不巩固的考虑,冯谖对孟尝君进言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且说愿意“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冯谖西入大梁,对魏惠王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雄于天下,都是孟尝君辅佐的功劳。今齐王听信谗言,把他放逐到诸侯国去了,孟尝君必然对齐王不满。孟尝君的治国谋略和才能是世人皆知的,先生若能接他来魏国,在他的辅佐下,定能国富而兵强。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shèng,四匹马拉的兵车)马车,去聘孟尝君。冯谖先于魏国使臣赶回薛地,告诫孟尝君说:“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结果,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就。冯谖诱使魏惠王器重并竞争孟尝君,从而引起了齐王的高度重视,抬升了孟尝君的价值。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黄金千金、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等物,非常隆重地向孟尝君谢罪,请孟尝君要“顾先王之宗庙,姑返国统万人乎”。冯谖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等齐国的宗庙在薛地落成后,冯谖向孟尝君报告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自从齐湣王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门下食客多离他而去。孟尝君恢复相位后,冯谖策马前去迎接,其他门客都未到。孟尝君感慨的对冯谖说,自己一生好客,对待客人从来不敢有所闪失,而他们见我罢官,却都离我而去了。今仰赖冯谖先生得以恢复相位,门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我如果再见到他们,“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谖听了忙下马向孟尝君叩头。孟尝君急忙下马制止,问他是否是替他的门客谢罪。冯谖说,不是,而是为“君之失言”。他说,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像有生命的东西一定会死亡一样,这是一种必然规律;“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也是一种规律。赶集上市的人,清晨时都急急地赶往集市;但到日落时,人们就是经过集市,也只是甩着膀子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他们不是爱好清晨,厌恶傍晚,而是因为傍晚时分,希望得到的东西,在那儿已经没有了。您失去相位,宾客自然都离去了,您不应该因此埋怨士人,希望孟尝君能够“遇客如故”。孟尝君非常感激冯谖的提醒,于是再次拜谢并接受了冯谖的建议,“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史记·孟尝君列传》)
冯谖有超人的智慧,极具战略眼光。他抱着对孟尝君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出谋划策。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战国策·齐策》),这是与冯谖的精心谋划分不开的。(来源:官桥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