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化要闻 社会文化 艺术天地 文物保护 文化产业 广播影视 新闻出版 文化市场 文化队伍 文化资源
   
  我市根雕艺术传人高铁友  
   
   
 
 
     
 

一截枯根,经过艺术家的丰富联想和艺术加工,被雕刻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它以其奇异的形状、别样的质感、朦胧的韵味,让人陡生奇感,愉悦身心。根雕,是一棵树化腐朽为神奇的新生,更隐含有无量的机缘在其中。

在滕州市首届民俗文化节上,根雕作品《喜猪》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文化节三等奖。该作品作者是我市鲁南根雕第四代传承人高铁友,他继承发扬了鲁南根雕制作技艺,他用十年时间制作的根雕作品《十二生肖》,在山东省第五届花卉展中荣获根雕类一等奖,并荣获了山东省根雕展二等奖。

“滕县根雕艺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年间,至今有上百年历史,我的曾祖父高广进在清朝末年制作根雕,祖父高士超将高氏根雕进行发展,并做到了一定规模,民国时期在滕县开设堂号‘泰和根雕店’。”谈起根雕的话题,高铁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民国时期,高广进的大儿子高士超十三岁跟着父亲学制作根雕,父亲看他聪明好学,十六岁那年就送他到济南跟着根雕名人王伟学制作技艺。在济南他很用功,很刻苦,学习掌握了审根、打磨、着色、打蜡的高难度技术,于十九岁那年回滕县老家。民国后期,高士超带着8岁儿子高连亭从老家羊庄镇来到滕县,在县城南门里租了三间门面,三间操作室,堂号为“泰和根雕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合营”,高士超把全部财物都无偿地捐给了国家。当时由县工艺厂接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高士超之子高连亭如鱼得水,他在滕县西市场租了门面、操作室,经营制作根雕。经营期间他经常外出学习,并且认识了上海根雕大师徐谷青、张仁繁,北京的艺术家郑宝根、王群。通过他们的指点,高连亭制作的根雕有了大的飞跃。他在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第一届根雕展中荣获了三等奖。第四代传承人高铁友继承了老一辈的制作技术,继续扩展内容和规模,10年时间创造了一套十二生肖根雕,在滕州市举办的山东省第五届花卉展中荣获根雕类一等奖,充分体现了鲁南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大力展现了高氏根雕的艺术文化。

  “高氏根雕,采用中国传统美学方法,主要在‘树根’上做文章,在选材上要求瘦、漏、透、皱。着色以棕色、茶色为主。在创作中注重自然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充分体现了鲁南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高铁友介绍说,他的工艺过程以手工为主,配以手锯、电钻、钢刷、木凿等工具,通过简单的审根、去皮、上蜡、上油等工序,便能赋予一具具根体神态和活力,栩栩如生,化腐朽为神奇。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根雕,每个工序都马虎不得。”高铁友进一步介绍说,审根时要集中、提炼、组合,反复比较和揣摩,找出最佳观赏面,即最典型的形象;雕琢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凡可雕可不雕者则不雕,凡根木材料有缺憾不雕不成器,则可借雕琢的方法来弥补;要领以材料上的筋脉、纹理、皱褶、崎岖、枝杈凹凸、孔洞、瘤块、疙瘩、缠绕等进行赋意构思;根雕作品的题名也很讲究:根雕题名要巧,巧得贴切、巧得含蓄,要做到引人入胜,使人遐想,使观者听到弦外之音,悟到画外之意……没想到一件根雕作品竟有那么多“学问”。

“雕者的任务,就是与这截根进行对话和交流,领会这截根材的思想,满足它‘前世’的愿望,化身成‘今生’的形象。它想成为一位令人景仰的高人名士,或者成一只可爱的动物,或者只想保持万古不变的原始形态?一名真正的雕者,都有这种心领神会的高超能力。”高铁友深有感触地说。

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一个生命。因此,每一截根材,都有这棵树的生命信息。不管是那气势恢宏的《八达岭长城》,还是精巧逼真的《十二生肖》,或者其他惟妙惟肖的根艺精品,都必定与高铁友有过一种默契的心灵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