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落实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人大、政协“两会”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组织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努力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刚才,福军局长在讲话中,对去年的工作总结得全面、准确,对今年的任务安排得详细、具体,对工作的要求提出得明确、严格,希望同志们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文广新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我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弘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我市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广新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工作,积极作为,在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表现在: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创作精品频出、硕果累累,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突破、效益凸显,文物保护开发项目众多、全面开花,文化市场管理措施得力、繁荣稳定,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提升了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文广新战线的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社会各界是普遍认可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和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必须协调推进。文化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也充分表明了其重要战略意义。继党的十七大发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党的十八大又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去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科学、明确的要求。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已经成为各级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当前,从我市实际来看,尽管我市是文化资源大市,但还远远不是文化强市,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称,与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当前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繁荣文化市场,努力在文化改革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不断开创我市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把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关于今年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人大、政协“两会”都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刚才福军局长又作了详细阐述。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层层分解,逐项落实,注重创新,力求实效,不断增强文化强市建设的新优势。这里,我再重点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关于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去年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在全省开展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我市经过积极申报,最终顺利入围17个县(市、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成功取得了创建资格。今年底,省里将严格组织评估验收,达标后省财政还将给予重点奖补。目前对照创建标准,我市还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我们要以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切实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扩大覆盖范围,努力让公共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一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达标的,必须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科学推进,逐一抓好提升工程。在今年市里重点扶持1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00个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新建、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各镇街要全面铺开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实现镇街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村居、社区全部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中心的目标。二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镇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依托重大节庆活动,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基层”等活动,努力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基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要深入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要发挥我市在戏剧、小说、歌曲创作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充分调动各类文艺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精心组织创作出一批主题思想深刻、时代特色鲜明、地方气息深厚、艺术水准精湛的精品力作,力争我市的文艺精品入围山东省“精品工程”甚至国家“五个一工程”,不断扩大滕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围绕弘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要立足实际,抓住特色,挖掘潜力,裂变优势,做足做活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章,充分彰显滕州文化的丰厚魅力。一要全面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和利用好国家文物保护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好薛国故城、北辛遗址、前掌大遗址、滕国故城、西康留遗址、滕县老县衙、王家祠堂、原华北医院洋楼等历史遗迹、遗址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工程,加大文物稽查和执法力度,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水平。二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丰厚资源。坚持“挖掘、开发、研究、普及、传承”并重的原则,继续加强墨子思想和鲁班文化研究,挖掘滕文公、奚仲、孟尝君、毛遂等地域名人文化资源,加强民间传说、典故的搜集、整理、加工,大力扶持柳琴戏发展,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扩大滕州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要强力打造城市文化独特品牌。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要着力打造“上善之地·大爱滕州”城市文化品牌,努力通过提炼总结、宣传解读、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善文化成为广大市民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核心价值和共同追求,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三)关于打造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工作。在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全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中,省里对枣庄的发展定位是“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我们滕州要更好地融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就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坚持将文化业态、文化项目发展纳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综合实力提升的战略布局,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新上实施一批拉动作用强、示范效应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坚持把文化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和突破口,积极将文化发展包装、策划成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发展好微山湖古镇、接官巷历史文化街区、北辛文化大遗址公园等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比较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项目,切实以文化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二是扶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坚持把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整合市场、资源、资本优势,积极引导传统企业涉足文化业态,注重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重点扶持好汇通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华瀚集团、盈泰温泉度假村等一大批主业突出、实力较强的骨干文化企业。三是规划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力强、产业孵化率高的重点文化园区。坚持把文化园区作为文化企业发展的载体,重点规划实施好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葫芦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坞洪山口文化创意产业园、龙泉龙腾水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出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充足空间和良好环境。
三、加强领导,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选择,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任务繁重,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行各业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努力掀起文化发展新高潮,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切实加强、工作上强力推进。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担负起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神圣使命。
(二)要更加注重文化发展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的要求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善于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谋划文化发展,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围绕培育特色牌、打好优势仗,下大气力开展几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有创新、影响大的工作,以亮点创新体现特色水平,以实际作为提升文化工作和文化干部的社会影响与社会地位。
(三)要健全完善文化考核落实机制。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努力把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在抓实、抓细、抓具体上下功夫。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考核,将年度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各镇街和有关部门也要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排出计划,逐项落实,不断增强领导和驾驭文化改革发展的能力。
同志们,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顺应文化进步潮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幸福滕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